近日,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举办2022年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表彰大会,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研发的“无线闭塞中心(RBC)系统研究及应用”项目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,标志着RBC产品得到行业权威机构的高度认可,对RBC产品技术发展与推广具有里程碑式意义。

列车控制系统被业界称为是高速铁路的“大脑与中枢神经”,RBC是列控系统的地面控制中心,通过无线方式控制列车并保证列车安全运行。目前,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RBC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高铁CTCS-3级列控系统、海外ETCS-2级列控系统以及重载移动闭塞列控系统。
本项目结合现场运营需求和技术积累优势不断进行自主创新,已经成功研发百分百自主化的安全计算机平台,并形成一系列创新技术:
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融合的安全监控技术
创新基于主被动结合安全态势感知的实时安全监控策略,建立车-地大容量高冗余的无线通道,采用多种主被动结合的方式实时感知连接设备状态,实时交互控车信息,动态感知路况信息,根据感知的安全态势实施不同的安全监控策略。同时,首次在列控系统领域采用国密算法,规避车地无线通信被破解的风险,提高列控系统的信息安全等级。
多源融合与多源匹配的精细化控车技术
基于比较和多重信息融合的安全监控技术,以及可支撑复杂枢纽拓扑的电子地图和高可靠冗余通信技术,实现对具有多等级、多站场、多侧线分区、多联络线、多里程变换和断链的复杂枢纽线路的全方位支撑。同时,解决多场景叠加、多设备互联的技术难题,实现复杂枢纽场景下运行。
基于插件化和多样化的互联互通技术
通过系统冗余性设计、接口兼容性适配、版本多样化控制、部件插件化组装等技术方案,解决欧洲各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种类繁多,各国信号系统制式复杂、互不兼容的问题,实现不停车不减速跨国跨境互联互通。
截至目前,RBC系统已在国内投入运行近150套,在京沪、京广、京沈、哈大、沪昆、郑徐等30余条设计速度350km/h的高速铁路投入商业运用,累计里程达到1.2万公里,覆盖了全国28个省市,贯通了北京南、上海虹桥、南京南、天津西、郑州东、长沙南等超大型枢纽,保障了高速铁路的安全准点运行。在海外市场,作为国内第一个通过欧盟TSI认证以及塞尔维亚、匈牙利国家准入DEBO认证的RBC系统,已在匈塞高铁塞尔维亚段投入运用,实现了与欧洲主流列控系统供应商的互联互通。
未来,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,研发支持更广泛应用场景、更自主可控的RBC产品,实现软硬件全面自主化,引领中国轨道交通行业技术进步,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。